三联院党字〔2016〕12号
关于做好中共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和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党总支(党支部):
为认真做好我校第二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和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和上级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党代会代表的产生
(一)代表名额及分配原则
经省委教育工委批准,我校第二次党代会代表名额为115名。代表的选举,在坚持先进性的同时,要具有广泛性。领导干部代表占45%左右;教学、科研、管理等一线教职工代表占45%左右;学生代表占10%左右(各二级学院不少于1名);其中女代表占30%左右。
按照上述比例要求,以各党总支为选举单位,根据各党总支所辖党组织的数量、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将代表名额分配到各选举单位(附件1《学校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表》)。现任学校党委委员和党员校领导参加所在选举单位的选举。
(二)代表的基本条件
代表应是党组织关系在我校,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正式党员,而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一般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
1.能够模范遵守和贯彻《党章》,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能够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师生,热忱服务师生,受到师生拥护;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道德品质好。
3.能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头创先争优,爱岗敬业,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尽职尽责完成组织和领导交给任务,在工作和学习中实绩突出。
4.能够关心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忠实履行代表的职责,具有较强的议事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积极并如实反映党员和师生的意见和要求,自觉接受监督。
(三)代表产生程序和时间要求
代表选举以各党总支为单位进行。各选举单位经过代表人选的酝酿提名、代表候选人的确定以及代表的选举三个阶段,完成代表选举工作。
各党总支根据所分配代表名额以及构成比例和代表条件,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酝酿提出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
各党总支召开党总支委员会议,根据多数党支部和选举人的意见以及学校有关要求,按照代表分配名额差额不少于20%的比例,研究提出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
2.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确定(4月21日-4月28日)
各党总支将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反馈给各党支部。在征求所属党支部和党员的意见后,召开党总支委员会议,按多于应选代表名额20%的比例,研究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并将《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酝酿提名情况报告》(包括酝酿提名程序和方法、差额比例、代表构成比例等)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附件2)电子档、纸质各1份报送大会组织秘书组(党委办公室)。
党代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对各党总支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进行审查,审查同意后予以批复。
各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将校党委批复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以代表候选人建议名单形式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后,确定代表候选人,并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差额选举产生党代表。选举结束后,将《代表选举情况报告》、《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代表名册》(附件3)和《代表登记表》(附件4)电子档、纸质各1份报大会组织秘书组(党委办公室)。
学校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对各选举单位代表产生的程序和代表资格进行审查,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届时提交党代会预备会议审议。经审查通过后的代表,获得正式代表资格。
4.正式选举党代会代表时,有选举权的党员到会人员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代表候选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际到会人数的一半,方可当选。得票过半数的候选人人数如超过代表分配名额时,从高票到低票,取足应选名额。若遇得票数相等无法确定当选人时,应就得票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获得赞成票数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可以从未当选的得票多的候选人中重新进行差额选举。
二、党委委员候选人的产生
(一)党委会委员的组成及组成原则
经省委教育工委批准,我校第二届党的委员会由7人组成。按照党委委员候选人差额应不少于应选人数20%的规定,确定推荐党委委员候选人9名。
(二)党委委员的基本条件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在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成绩突出,群众公认。
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师生,深入基层一线,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自觉接受党和群众批评和监督。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求真务实。时时事事处处能够发挥表率和模范作用,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4.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讲党性,讲原则,识大体,顾大局。善于团结同志,胸襟宽阔,谦虚谨慎,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5.身体健康,具有5年以上党龄,年龄不超过63周岁。
(三)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推荐原则
党委委员候选人的提名,要坚持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工作需要和群众公认的原则。党委委员候选人由现任党委会正副书记、党员校级领导、党委职能部门和二级机构党员领导干部组成。
(四)党委委员候选人产生程序和时间要求
党委委员候选人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分层推荐的方法产生。推荐工作共分三轮进行,具体程序和方法如下:
在全体党员中进行。各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学习传达学校党委相关文件精神,并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按照党委会委员组成人数、推荐原则和委员候选人条件,充分酝酿讨论,在全校符合条件的党员中,按等额推荐的原则直接推荐。每位党员书面推荐党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7名。各二级学院党总支按照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分别统计汇总推荐结果,填写党委委员候选人《第一轮推荐结果汇总表》(附件5),并连同《推荐情况报告》(电子档、纸质各1份)和推荐票一起装袋、密封,于5月6日前报送组织秘书组(党委办公室)。学校党委根据推荐情况、结构要求和工作需要,按照100%的差额,研究提出14名进入第二轮初步人选,报省委教育工委审核后,确定第二轮推荐人选。
2.第二轮推荐,即酝酿推荐党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5月9日-5月13日)。
在全校处级及以上党员干部、党总支委员和党支部书记中进行会议推荐。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从党委委员第二轮候选人初步人选中推荐党委委员候选人。学校党委根据推荐情况、结构要求和工作需要,按照50%的差额,研究提出11名进入第三轮初步人选,报省委教育工委审核后,确定第三轮推荐人选。
3.第三轮推荐,即酝酿确定党委委员候选人(5月16日-5月20日)。
在全体党代表中进行会议推荐。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从党委委员第三轮初步人选中推荐党委委员候选人。学校党委根据推荐情况、结构要求和工作需要,按照20%的差额,研究确定9名候选人预备人选,报省委教育工委审批后,提交大会主席团通过,确定为党委委员候选人,由大会进行正式选举。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代表选举和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是开好党代会的前提。各党总支、党支部必须高度重视,周密安排,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各党总支、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亲自部署落实,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代表选举和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的任务。
(二)发扬民主,精心组织。代表选举和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各党总支、党支部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熟悉代表选举和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的原则、条件、程序和方法。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党性观念,积极参与党内事务,正确行使民主权利。预备党员可参加有关会议,接受学习教育,但不参加推荐提名。
(三)严肃纪律,严格程序。在代表选举和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过程中,各党总支、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要讲党性、讲原则、讲纪律,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党委相关要求。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环节,注意把握时间期限,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附件:
1.中共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表
2.中共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
3.中共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册
4.中共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
5.中共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党委委员候选人第一轮推荐结果汇总表
中共安徽三联学院委员会
2016年4月7日
中共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表附件1:
二级党组织名称 | 教工 代表 | 学生 代表 | 现党委委员、 党员校领导名单 | 总计 | 预推代表 候选人 |
机关党总支 | 25 |
| 李明阳、李斌 | 25+2 | 30+2 |
交通工程学院党总支 | 7 | 1 | 王瑞友 | 8+1 | 10+1 |
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 | 8 | 1 |
| 9 | 11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 | 12 | 2 | 鲁先长 | 14+1 | 17+1 |
计算机工程学院党总支 | 7 | 1 |
| 8 | 10 |
财会学院党总支 | 11 | 2 | 金美莲 | 13+1 | 16+1 |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 | 7 | 1 | 姜发根 | 8+1 | 10+1 |
艺术院党总支 | 5 | 1 |
| 6 | 8 |
外语学院党总支 | 12 | 1 |
| 13 | 16 |
护理学院党总支 | 4 | 1 |
| 5 | 6 |
合计 | 98 | 11 | 6 | 109+6 | 134+6 |
附件2:
中共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按姓氏笔画为序)
选举单位(盖章): 书记(签名):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序 号 | 姓 名 | 现任职务 | 性 别 | 民 族 | 籍 贯 | 学 历 | 出生年月 | 入党时间 | 参加工作时间 | 备注(表彰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3:
中共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册(按姓氏笔画为序)
选举单位(盖章): 书记(签名):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序 号 | 姓 名 | 性 别 | 出生年月 | 民 族 | 籍 贯 | 学 历 | 专业职称 | 参加工作时间 | 入党时间 | 现任职务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4:中共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
民族 |
| 籍 贯 |
| 健步状况 |
| |||
入党时间 |
| 参加工作时间 |
| 联系电话 |
| |||
学 历 |
| 毕业院校及专业 |
| |||||
职称 |
| 所在部门、岗位 |
| |||||
现任党内外职务 |
| |||||||
简
历 |
| |||||||
主要 表现 | (含获奖情况)
| |||||||
选举 单位 意见 |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党委 审核 意见 |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5:
中共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党委委员候选人第一轮推荐结果汇总表(按得票为序)
党总支名称(盖章): 党总支书记(签名):
党总支部党员总数: 其中正式党员数: 参加提名党员数:
2016年 月 日
序号 | 候选人姓名 | 性别 | 所在单位(部门)、职务 | 推荐人数 | ||
教工 | 学生 | 共计 |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8 |
|
|
|
|
|
|
9 |
|
|
|
|
|
|
10 |
|
|
|
|
|
|
11 |
|
|
|
|
|
|
12 |
|
|
|
|
|
|
13 |
|
|
|
|
|
|
14 |
|
|
|
|
|
|
15 |
|
|
|
|
|
|